2017年10月24-26日,为期三天的第19届亚太汽车工程年会(APAC 19)与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2017 SAECCE)在上海举行。本届APAC 19 & 2017SAECCE的主题为“未来汽车与交通变革”,内容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及新能源汽车、材料与轻量化、动力总成、汽车安全等热点话题。
百度副总裁邬学斌在会上指出,根据百度的研发进度和整个科技的发展来看,他们认为到2020年底,他们可以完成城市道路和高速的所有工况的开发。也就是说L4级的自动驾驶的技术开发,可以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
另外根据邬学斌的理解:“2025年有可能L4级的自动驾驶开始进入私人消费。更重要的是到2040、2045年的期间,L4的市场占有率将是当年新车销售的绝对领先。到了2045年之后,人要是开车的话,那你可能就是赛车手,如果不是赛车手可能就很奇怪了。这是我们的判断,2040年之后市场的主导是无人驾驶汽车。”
不过他同时指出:“自动驾驶不是靠某一个产业能完成的,汽车和交通要高度融合。百度作为一个软件公司,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的公司,要跟汽车和交通以及其他很多产业一起合作,来共同完成这个技术。”
他认为自动驾驶目前还面临五个挑战,包括关键零部件、法规、应用的环境受限制、交通设施有待于升级、信息安全几方面都有待改善。
以下为其发言内容:
中国汽车产业现在只大不强,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缺少技术。没有技术,它的品牌就无法支撑。由于没有品牌,那就没有盈利点。没有利润,没有钱,又更没办法去研发技术。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今天我们要一直在这个循环里面走,是走不出来的。我们要换一种思路看。
换一种思路,机会来了,这个机会就是AI技术。AI技术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它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实际上它在50年代、70年代两次兴起过,后来都没有兴起来。这次为什么能兴起来?因为这次相关的技术不一样。首先是芯片,芯片从它的计算能力以及它的成本,跟以前大不一样。第二是数据,大数据。因为AI技术是一定需要有数据支撑的,这个大数据时代,使得AI能够发挥作用。第三是云,云端云计算的能力使得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由于这三条,使得我们这次的AI技术,可能来了就不会轻易离开。人工智能和汽车的深度结合,就会激发出巨大的市场机会。
智能化什么时候能到来?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看过很多的数据,这一张数据我比较认同。从这个数据上看,注意这个1%,这个1%有点像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那一个脚印。到了2025年,L4级的自动驾驶可能占整个市场的1%,这是很了不起的1%。也就是说,我的理解是说,2025年有可能L4级的自动驾驶开始进入私人消费。更重要的是到2040、2045年的期间,L4的市场占有率将是当年新车销售的绝对领先。到了2045年之后,人要是开车的话,那你可能就是赛车手,如果不是赛车手可能就很奇怪了。这是我们的判断,2040年之后市场的主导是无人驾驶汽车。2030年可能是市场出现了拐点。
自动驾驶的市场规模,这个不多说了,这个地方我想讲的是,自动驾驶不是靠某一个产业能完成的,汽车和交通要高度融合。百度作为一个软件公司,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的公司,要跟汽车和交通以及其他很多产业一起合作,来共同完成这个技术。
它的核心技术,我们认为有这十个方面。一个是环境感知,让机器像人一样看到这个客观世界,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这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也是最难的一个领域。只要有感知,实际上决策和控制相对来说还是容易一点的。仿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工智能的汽车,要学习真实世界的这些场景,而这些场景,不管是多少辆车在世界上跑,还是有很多场景跑不到。所以百度利用仿真工具,把现实生活当中的场景放到仿真工具里面,通过排列组合来模拟各种情况,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开发效率。这里面还想讲的就是最后,我经常把系统安全放在最后,但是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如果安全问题解决不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就不可能在汽车上应用。安全是人工智能在汽车上应用的必备的先决条件。怎么防止被黑客侵入?怎么保证汽车本身能够正常的通信,怎么保证个人隐私,因为以后的车定位的问题,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谁在这个车里,在哪里干什么都非常清楚。个人的隐私安全数据也很重要。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系统安全。但是不幸的是,在软件行业里面,在虚拟世界里面,没有绝对的安全。
既然没有绝对的安全,但是安全又是这个技术应用的前提表现,那岂不是矛盾?不是的,百度的安全理念是,我允许或者我知道我可以预测到某一些不安全的事情发生,问题是,发生之后你的应对策略是不是及时,以保证这种情况不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是不是有点哲学?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和谐社会,大家都希望这个社会上没有犯罪,大家都是很安全的,这是每个人的希望。但是社会上毕竟有小偷,有打架斗殴,总有不安全的事件。但是问题是,一旦发生了是不是警察能到位或者处理机制到位,以控制它的范围和影响程度,这是我们在虚拟世界,在软件里面谈安全,和硬件谈安全还是有区别的。
未来智能汽车的研发方式是不一样的,首先是大数据,是在真实世界当中,是在端上面,云加端的一种方式。首先端上要取数据,把这些数据取来之后,在云端上进行训练,进行培训。培训完之后形成一个模型,将这个模型应用到车辆上,这就是车辆的大脑,这么一个云加端的开发模式。所以未来的智能汽车,它的合作,它的生态,应该是多方面的。它的融合,不仅是向软件公司,向传统的汽车厂、零部件厂、通讯厂、出行服务商,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应对这个系统工程,百度提出来的就是Apollo计划。
Apollo最大的特点,软件这部分是车子的大脑,这个软件和硬件将会成为汽车驾驶的控制单元。这个软件,百度决定将它开源。开源的意思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不用花钱的,能看到它,使用它,下载它。这是Apollo的最重要特点。
百度的开源,我们有一个路线图,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开源到Apollo的1.5了,到9月底为止。它可以做到封闭场景的自动驾驶,这是1.0的功能,同时它也可以做到固定车道的循迹功能,也就是它可以在不变车道的情况下自动跟车。这两个功能现在已经在Apollo的开源软件里面开源了。根据百度的研发进度和整个科技的发展来看,我们认为到2020年底,我们可以完成城市道路和高速的所有工况的开发。也就是说L4级的自动驾驶的技术开发,可以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主机厂宣布,2021年是自动驾驶的元年。这个方面的情况,我们是同步的。至于法规方面、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方面,这几年也会有飞速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AlphaGo大家都知道,去年下围棋下得很厉害。今年又出现了AlphaGo Zero,它更厉害。
当然,自动驾驶我们认为还面临五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硬件,关键零部件,我们还是在依靠外国的资源,尤其是在激光雷达和核心的计算机芯片上,这个芯片已经不是CPU了,是GPU或者FPGA。当然,GPU也有很多的,尤其是它的功耗比较高,可能也是有问题的。但是国内目前这些芯片可能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一些核心的传感器等,这些核心部件还是有待于突破的,否则又会走到今天汽车产业的情况,硬件、零部件的空心化。为了支持这一点,实际上百度Apollo还要推出一个Apollo双百计划,就是说一百亿资金支持一百家企业,当然也只能支持一百家小企业,大企业也看不上这么点钱。就是来开发相关的硬件,来丰富Apollo整个生态。这是第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法规,今天无人车跟现有的所有法规都是违背的。交通法规明令禁止手离开方向盘,但是手离开方向盘怎么是无人驾驶的车?我们每天都在干违法的事。法规还是需要完善,但讲起来容易,都想完善,但是我们研究了一下这个法规,的的确确还是有难度的。
第三个方面,应用的环境受限制。无人车需要有大量的机会来学习真实世界的数据,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判断未来的无人汽车,可能不存在全球平台了。今天的车是存在全球平台,中国的捷达和欧洲的捷达差不多,但是未来可能不一样。由于每个市场的数据不一样,由于每个国家对产品安全性的管制不一样,由于人们开车,城市道路、交通标识、语言等的不一样,未来可能就不存在全球平台了。
第四个,交通设施有待于升级。比如今天的路灯是给人看的,是发出光。未来是不是发信号就行了,因为以后是机器在开车。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安全,把它上升为国家安全也不为过。《速度与激情8》这个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多说了。
战略思考,我们认为技术强国来说首先要做到技术可控,没有技术就不可能有品牌。只有技术可控才能做到品牌卓越。然后有了品牌才能有规模,有了规模才能从生态协同到法规领先,最终我们认为汽车强国,就是谁掌握制定法规的话语权。实施的途径,最重要的是要开放合作,这是我今天报告最重要的,我们各行业要在一起合作,要在这个生态构建里面打造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百度打造Apollo这个生态,是免费的,是公开的,没有任何义务的一个生态,要跨界融合,最后达到政策领先。
原文来自:我爱研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