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30 日,中央社报道从周三开始,台北将电动自行车上牌行驶正式纳入交通管理法规。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和处罚法》的修订,电动自行车不得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行驶,对于 2022 年 11 月 1 日之前购买的电动自行车,车辆所有人必须在两年内给车辆登记上牌,而且要求购买至少三年的强制性汽车责任保险,否则将处以1200元至3600元的罚款,并禁止使用电动自行车。
另外新法规还对驾驶人的年龄做出了规定,必须年满14岁及以上人群才可驾驶电动自行车,并佩戴头盔,且时速不超过 25 公里每小时。新规要求基本与大陆颁布的管理法规相同,包括不能载客,不能改装等。
在电动自行车相关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新规的加速推行获得了一致支持,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整治与规范也能引导整个行业的正向发展,台湾作为全世界高端自行车的制造基地,更是要加强对行业的正向管控。
自行车的中高端市场被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把持,日本自行车则在国际产业链上处于中高端,附加值高,品牌力较强。而这依赖于日本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高品质,日本禧玛诺变速器在自行车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而台湾作为世界高端自行车研发中心,全世界几乎80%以上的高端甚至顶级自行车品牌都产自台湾。台湾自行车成车主要出口至欧洲(占43.2%)、美国(占29.8%);在欧盟、中国大陆的进口市占率各达38.0%、85.7%,均为第一。2018年中国台湾在美、澳、日、韩的进口市占率仅次于中国大陆,均位居第二。
在自行车制造也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本土电动自行车普及率也是异常广泛,政府对电动微出行产品的支持度也非常高,台湾每年生产约 80,000 至 100,000 辆新电动自行车,其中 80% 的现有电动自行车由民众拥有,台湾运输车辆制造商协会主席柯俊斌也表示,政府可能会为电动自行车提供额外补贴,作为加快推广环保车辆运动的经费。
作为高端ebike孵化中心,厂商都深知想要占据高端市场必须进一步融合科技与创新新思维,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自行车产业已不像过往一般,电动化、智慧化浪潮席卷了整个行业,研发更好更新的技术才能持续赢得市场青睐。
知名品牌厂商捷安特就抓住客户的共享需求打造了Ride Life社群平台,可以在社群内交流分享,增强了用户与用户及品牌与用户的互动感。还有一家新创公司黑洞科技效法YouBike的共享思维,聚焦校园、社区与旅游景点,创新发展出区域性的B2B共享单车品牌雪莉单车,也获得了众多消费者支持。
在面对全球自行车产业的急剧变革时期,国内自行车企业可以从小需求、大方向着手,建立品牌差异化优势,打开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