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lassified Cycling提交了一份名为“自行车自供电系统”的专利申请,该专利详细描述了一种为换挡和制动系统的传感器与执行器即时充电的创新装置。
自供电变速系统
近年来,电子变速技术逐渐兴起,SRAM、Shimano和Campagnolo等品牌相继推出了适用于公路和砾石路面的AXS、Di2和EPS生态系统。Classified Cycling也在2021年推出了Classified PowerShift内变花鼓,该花鼓本质上是一种内变装置,能够在两个不同齿比间进行切换。虽然外观看似1x11配置,但实际使用时却能达到22速的效果。而且该内变系统采用电子驱动方式,并与TRP合作推出了1x16 Vistar电子版本,可与8速系统完美搭配。
目前,Classified Powershift花鼓内变置采用位于桶轴内的USB-C可充电电池为换挡感应线圈及其他电子设备供电,电池续航可达约10000次换挡或维持三个月的骑行时间。
然而,电子变速系统的一个共同缺点是需定期充电。一旦忘记充电,就可能影响骑行体验。但是,如果电子系统能够在骑行过程中自行充电,无需再担心电量问题,那将变得更加便捷。
Classified Cycling的最新专利申请正是描述了这样一种系统:利用花鼓旋转的动能与太阳能共同转换为电流,为变速系统的传感器与执行器供电。
该系统包含一个扭矩支撑元件,同轴安装在驱动侧下叉上,其上装有定子。定子配置为在通过磁铁时感应电流。例如,在碟片上安装四个磁铁,后轮每旋转一圈,定子就会感应四次电流。此外,专利申请还提及了能量转换模块和能量收集装置等关键部件。
除了上述安装方式外,定子和磁铁还可以分别安装在后下叉、辐条、前三角或盘片上。只要定子固定不动,磁铁在旋转时经过定子,就能产生电流。因此,无论是踩踏还是空转,都能产生能量并储存起来供后续变速使用。
该系统最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将定子置于桶轴内,磁铁则安装在旋转的花鼓壳上。这与Classified Powershift花鼓现有的工作原理高度契合,因为目前的桶轴及其手柄正是电池和感应线圈的所在位置。
此外,专利申请还探讨了使用光伏电池为换挡系统元件充电的可能性。这些光伏电池可以安装在变速器本身、花鼓壳外部、牙盘向外部分、挡泥板顶部、车把或车架等部位。
如果1x16 ClassifiedxTRP Vistar电子套件及其8速卡式飞轮能够完全自给自足,无需再担心电池充电问题,骑手是否会更加愿意为其买单呢?
尽管这些技术原理并非全新,但它们的巧妙结合却为电子传动系统带来了无限续航的可能。若Classified的自供电系统能够投入生产,将彻底消除电子套件必须定期充电的不便。这无疑是电子传动系统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此外,该专利还提及了自供电制动系统,其工作原理与汽车中的电子手刹颇为相似:手动操作的制动杆配备电子制动传感器,能够感应用户动作并传输电子制动信号以执行制动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