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并非唱衰电动独轮车。电动独轮车价格便宜(2、3千左右)、群众基础大,通过性好,更容易形成一种圈子文化(有些地区已经形成),这将是一个在未来两三年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甚至将远超现在的智能硬件。
◇2011年,solowheel正式问世;
◇2012年底,solowheel登录中国,英凡蒂(北京)科贸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2012年9月,上海不倒翁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iPS第一代产品也正式问世,在外形上和solowheel非常类似(太平洋网曾做过一个二者的对比测评,具体内容不在赘述,可自行搜索阅读);
◇2013年4月,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旗下airwheel系列产品相继问世;
◇2014年上半年,深圳就有5个品牌的独轮车问世;
◇2014年8月21日,(风行者)Ninebot One发布;
从时间上来看,电动独轮车并没有很久远的历史,和他的“老大哥”segway更相差了一个年代,但是市场发展速度则要比segway快很多。不信?那你 可以去看一下百度的关键词竞价和百度指数,或者去浙江永康看一看,相信你会有来到深圳华强北的感觉,但类似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初期,电动平衡车市场也存在 一些明显的问题。
今天,我们来揭一揭电动独轮车的三道坎儿:
1、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差异化不明显
从产品层面来看,电动独轮车的技术性壁垒并不高(从运作原理上,更类似于自行车)。很多厂商不愿在产品研发上做过多的投入,毕竟你一年的投入,别人只要 买你的产品之后一个星期就可以出二代产品了。另外,电动独轮车目前依然主要是一个短途代步的工具,虽然有些厂商已经逐渐加入了APP功能,但是目前的方向 和切入点并不明确,多少有些为了APP而APP的感觉。
2、渠道为王,代理商多品牌经营
市场上渠道商拥有更多话语权。首先,电动独轮车的产品特点导致了其有一个明显的学习门槛(你可以想想你学自行车用了多久),因此线下体验成为成交的重要 环节。其次,为了促进销量,各地代理商都会积极发挥独轮车“流动广告”的特点,组织刷街、交流等活动。从厂商角度来说,产品单一、利润不足、代理政策等问 题,都会导致对代理商的话语权有限。
3、政策缺失,圈外人举棋不定
目前电动独轮车、平衡车的路权使用和法律监管问题还处于一个真空状态,在相关的报道上,各地交警的回答也较为含糊,操作的弹性非常大。2013年发布的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0005-2013《独轮车安全要求》(2016年执行)所做的规定也只是针对装有单只充气车轮及鞍座,用曲柄直接驱动车轮的单人使用的独轮车,不适用 于公路骑行和装用链条驱动以及特殊竞技用途的独轮车。电动独轮车明显属于后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想要进入电动独轮车市场的投资人、从业者放慢了脚步, 举棋不定。
除了这三个问题,电动独轮车市场还存在缺乏有效的产品背书、厂商推广能力有限、产品相关检验、检测证书缺失等问题。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也许会认为笔者在唱衰电动独轮车行业,其实不然,相比于平衡车,电动独轮车的价格便宜(多在2、3千左右)、群众基础更大,通过性更 好,也更容易形成一种圈子文化(有些地区已经形成),这将是一个在未来两三年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甚至将远超现在的智能硬件,不过这条道理略显崎岖。
最后,请在行业内的或者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各厂家、各代理商们走好、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