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个严肃问题!
这个月平衡车界发生了件顶大的事儿,什么?你是说小米投资纳恩博,不不不,偏了。真正震惊平衡车业界的是同一天昭告天下的、平衡车Segway被全资收购,发展如火如荼的中国平衡车业界在为鼻祖被又一次转卖叹息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Segway究竟为什么总玩不下去?
分析文章已经够多了,譬如市场定位、曲高和寡、价格昂贵等等,但有句话憋在笔者心中已经很久,那就是——没人觉得设计者把Segway的轮子搞得太大了么?
换句话说就是:Segway之所以市场狭小,是因为它实在太笨重啦。
踩在Segway平衡车上,你的确可以玩得又轻快又潇洒,但把断了电的Segway移进仓库或者搬到汽车后备箱绝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以他家最普通最常见的i2产品为例,轮径达到48厘米,后备箱稍微挤一点就放不进去;算上电池,它的重量更高达47.7公斤——请想象你把一块近百斤重的大石头挪来挪去的情形。
过大的轮径,过大的体积,过重的重量……以上种种都是阻止Segway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障碍,因为在对应到0到5公里的短途出行和下车后“最后一公里”接驳的使用场景时,Segway的存放、携带与搬运都极为不便,这就是为何Segway问世至今十余年,其主要市场还停留在“对公”领域的原因。要知道,警察叔叔和安保员的力气都大得很,高尔夫球童和仓库管理员也从不操心他们的平衡车没地儿放。
Segway曾经被中国厂商疯狂“山寨”,甚至以1比1完全照抄的方式打造,但这些厂商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会遇到和Segway一样的市场困境。一些研发能力较强的中国厂商显然对双轮平衡车的使用场景和市场定位有着更准确的把握,他们把轮子做得更小,车身做得更轻,车身的占地面积也尽量压缩,在“便携”的方向发动猛攻。
以小轮平衡车的代表厂商乐行为例,其最为畅销的两轮产品R1,自重仅16.5公斤,轮径仅19厘米,即使装上电池,一位成年男性也可以轻易提起;快速的收纳折叠设计让它很容易钻进汽车后备箱,而且它的占地面积仅一尺见方,不用时只需让它静静地等在阳台一角就行了。毫无疑问,这些对用户无比友好的设计对个人市场拓展大有裨益,因为其“极致便携”的特性与短途出行和汽车接驳的使用场景有着极高的契合度,乐行60%的市场占有率也不是白来的。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小”也是有代价的,小轮意味着对通过性和越野性能的牺牲,同时为轻量化采用的容量较低的电池组,会降低一定的行驶性能。这两种性能在Segway身上,又恰好特别突出。那么问题来了,是要强悍性能还是要轻巧便携?要去玩越野还是代步巡游?
其实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